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
陳蕉 副教授兼任所長

職稱陳蕉  副教授兼任所長

專任副教授兼任所長
Email:chiaochen.chiao@gmail.com
學歷
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科學博士
研究領域
數位藝術、新媒體影像美學、當代藝術、科技藝術
專書
2009  法蘭西斯.培根 – 感官感覺的邏輯 Gilles Deleuze原著,陳蕉(譯)   台灣,台北/苗栗 3月
期刊/論文發表:
學位論文:
2008
《隱形介面環境中之互動性及它者結構的瓦解》([英文] Interactivity and dissolution of the structure-Other in the transparent interfaces environments [法文] Interactivité et dissolution de la structure Autre dans les environnements d’interfaces transparentes),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及藝術科學博士論文,論文成績為最高評等:「最高榮譽與評審團一致的祝賀」(Très Honorable avec les félicitations du jury ; with the greatest honors, or summa cum laude)。
2003
《不穩定的身體 – 數位互動藝術中知覺的重新聚合及重組》(Le corps instable – La réunification et reconfiguration perceptive dans l’art numérique interactif),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深入研究文憑(DEA,博士預備班)論文,論文成績為最高評等「非常優秀」 (Très bien)。
1999
《過渡,差異,間隔 – 杜象的『次薄』觀念及其實踐》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碩士論文。
期刊/學報:
2019
〈窸窸窣窣作響:顧世勇的《在跳蚤市場遇見莫蘭迪》三區段觀察〉,台北,《今藝術》,2019年4月,第319期,頁158-161。
2018 
〈微話語、語句戲局與布局機器:即時演算生成剪接系統中的隨機函式美學〉,《藝術學研究》,第22期,2018年7月,頁99-129。(科技部台灣人文學引文索引THCI核心期刊)

〈事件性的主體:以藝術重新啟動「超受容性」〉,《藝術學報》,第14卷1期,No.102,2018年6月,頁25-39。(科技部台灣人文學引文索引THCI期刊)

〈「你知道嗎?以前這裡有......」—框取作為歷史化的感性分配進路〉,《藝術學刊》,第十卷第1期,2018年5月,頁55-76。

〈將「幕後」提至「幕前」:《物導向本體論》國際創作工作坊筆記〉,《漫遊藝術史》,2018年10月25日刊登。網址:<https://arthistorystrolls.com/2018/10/25/將「幕後」提至「幕前」:《物導向本體論》國際/>(2018年10月26日檢索)

2017

〈以虛構的幽靈來發明真實:2016台北美術獎決選作品觀察〉,《2016台北美術獎專刊》,台北,台北市立美術館,2017年3月,頁16-25。

〈約翰.柏格紀念專題:不純公約數下的複調觀看〉,台北,《今藝術》,2017年5月,第296期,頁102-104。

〈後山、藝術、O.O.O.〉,《諸物默會:物導向本體論Object-Oriented Ontology當代藝術國際部落論壇暨藝術創作工作坊專刊》,台南,國立台南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,2017年10月,頁4-5。

〈巴特虹岸的物之一部分表列與關係網〉,《諸物默會:物導向本體論Object-Oriented Ontology當代藝術國際部落論壇暨藝術創作工作坊專刊》,台南,國立台南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,2017年10月,頁41。

2016
〈以其人之道,還治其人之身:景觀與皮耶.玉格的格式策略〉,《現代美術學報》,台北,頁99-120。(科技部台灣人文學引文索引THCI核心期刊)

〈後視鏡視野中的達達與當代藝術〉,《藝術家》,台北,2016年4月,第491期,pp. 216- 221.

〈鄉愁:一場與自己的期約〉,2016文化部MIT專刊,台北。

2013

〈墜落的度量:「迫聲音-音像裝置展」及其所逼現的〉,台北,《現代美術》,2013年12月,第171期,頁56~61。

〈末世,擬像,藝術真實:2013高雄獎幾個創作趨勢觀察〉,高雄,《藝術認證》,2013年6月,第50期,pp. 74-79。

〈林中路:穿越媒材的思考〉,《2013高雄獎》,高雄,高雄市立美術館,pp. 14-16.

〈一種台灣人的人類學田野調查:陳冠穎作品短評〉,《2013高雄獎》,高雄,高雄市立美術館,p. 65.

〈星空下的迷望:洪韵婷作品短評〉,《2013高雄獎》,高雄,高雄市立美術館,p. 67.

2012
〈既已失落,便無從復得:攝影影像的宿命及誤解〉,台北,《藝外雜誌》,2012年6月,pp. 56-59。

〈與影子的搏鬥: 透明介面環境作品中的義肢意識〉, 台南,《藝術觀點》,2012年4月,第50期,pp. 50-56。

〈力量的偵測者: 法蘭西斯.培根在當代繪畫中的開拓〉,高雄,《藝術認證》,2012年4月,第43期,pp. 16-21。

2011

〈跨時空對質:顧世勇的《時空封包》〉,《典藏.今藝術》,台北,2011年10月,pp. 136-139.

〈政治藝術熱現象之反思〉,《藝術家》,台北,2011年9月,pp. 168- 171.

2008

〈內在游盪美學:德巴塞伊的數位互動裝置〉,台北,《現代美術》,2008年8月,第139期,頁26~29。

2006

〈隱形界面環境中的時間問題:不平滑的時間或者是不諧和的時間〉(Le   temps dans l’EIGT (environnement d’interfaces gestuelles transparentes : le temps strié ou un temps qui fait mal ), Montréal (加拿大),Archée期刊,2006年9月。

〈血肉 金屬人 機器人:機器人與數位聲效表演及與舞蹈的結合〉,台北,《典藏今藝術》,2006年6月,第165期,頁222~224。

2005

〈數位藝術與巴黎郊區小城相遇:法國Issy-Ies-moulineaux第二屆數位藝術展〉,台北,《典藏今藝術》,2005年7月,第154期,頁152~155。

〈當今實驗電影的形式語言觀察:以「巴黎異色電影展」為例〉,台北,《典藏今藝術》,2005年2月,第149期,頁128-129。

2001

〈藝術史於視覺藝術教育發展參考架構過程中之角色〉,《翰林文教雜誌》,23 期,頁69-72。

展覽/策展/演講/評審經歷/講座
學術研討會:(西元年,「研討會名稱」,地點)
2015〈框內/外的游移:數位空間的建構〉, 《當代藝/術部落論壇》, 頁25-28, 2015年7月4日-7月5日,台南,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。
2011〈舊媒介中的「新」媒體性〉,《論述與思想研討會》,2011年5月,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,頁1-1~1-14,高雄。
2009〈痕跡以及科技地景再現中的複數世界觀 – Masaki Fujihata的GPS作品〉, 《2009亞洲藝術學術論壇 : 微氣候 – 測不準的亞洲現代性》, 台南, 台南藝術大學。
策展:
2015《錯位》數位藝術展(Dislocation),2015年2月27日~3月22日,台南,絕對藝術空間。
2014《對位》數位藝術展(conter_point),2014年4月12日~5月4日,高雄,新浜碼頭藝術空間。
2013《讓位》數位藝術展(Make place for…),2013年4月7日~4月28日,台南,加力畫廊(Inart Space)。
2013《無端事件》(Non-evential Events),2013年8月24日~9月29日,台南,海馬迴光畫館。
評審:
2017, 10 屏東美展新媒體類複審評審,屏東縣文化局。
2016-2017  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。
2016, 10   「卓越獎」初審、複審評審,國立台北藝術大學。
2016, 09 -12  2017「台北獎」初審、複審、決審評審,台北市立美術館。
2016, 07《台中.花想起》台中故事景點裝置藝術特展評審,台中市文化局。
2016, 01  2016「高雄獎」新媒體類初審評審,高雄市立美術館。
2013  高雄美術館典藏委員。
2013, 02  2013「高雄獎」觀察員及觀察員獎評審,高雄市立美術館。
2012, 11  2012「高雄獎」新媒體類初審評審,高雄市立美術館。
2012, 06  2012「創作論壇」評審,高雄市立美術館。
2012, 05  2012「阿勃勒攝影比賽」評審,國立台南大學美術系。
2012, 04  2012年屏東美展決審,屏東縣文化局。
2012, 02  2012年屏東美展新媒體類複審,屏東縣文化局。
2011, 12  2012年高雄獎新媒體類初審評審, 高雄市立美術館。
演講:(西元年,「演講主題」,地點)
2016,08,「觀念作為一種『刺點』:觀念攝影之今日演化」,高雄市立美術館,高雄。
2013,05,「關係美學:互動藝術」,國立高雄餐旅大學,高雄。
2013,03,「高雄獎觀察」,高雄市立美術館,高雄。
2012,11,「是否你一開始就知道得太多-看2012台北雙年展」,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北。
2012,03,「感官感覺的邏輯」,高雄市立美術館,高雄。
2011,12,「政治如何成為藝術?」,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,台南。
2011,11,「藝術中的異己性」,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,台南。
2011,11,「數位崇高」,南台灣國際動態藝術大展-國際實驗影像創作及美學論壇,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究所,台南。
2011,10,「數位崇高」,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,台南。
2011,10,「媒體/感知感覺」,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光電與通訊研究所,高雄。
2011,10,「另一種『折返』:法國錄像中的影像敘事新探索」,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北。
2011,6,「媒體/感覺」,《數位影像與世代思維論壇》,靜宜大學,台中。
2011,6,「關於公民教育之美學養成」,《100-101年度獎勵科技大學及技術學院教學卓越計畫-通識課程「美學」素養指標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工作坊》,弘光科技大學,台中。
2009,10,「隱形介面環境在數位藝術創作中的應用」,國立師範大學科技學院 圖文傳播學系,台北。
2009,4,「不平滑的時間:透明介面環境中的時間經驗」,《教育部卓越計畫專題講座,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》,台北。
論壇、主持人、與談人、專家導覽:
2018, 6/16, 《終身保固-家電羅曼史》展覽座談:用家電入厝-關於數位經驗與創作,與談人,台北數位中心,台北。
2018, 2/11,《定製真實:數位藝術之魅》展覽座談會》與談人,國立美術館,台中。
2018, 2/4,《「力場與變奏」展覽座談會》與談人,耘非凡美術館,台南。
2017, 11/2,《數位方舟「人艱不拆」展覽藝術家座談會》與談人,國立美術館,台中。
2016, 11/12,《文化部MIT新人推薦特區藝術家座談會》與談人,台北世貿,台北。
2016, 11/12,《文化部MIT新人推薦特區》專家導賞,台北世貿,台北。
2016, 6/3,《哲學星期五:影像也是哲學嗎?》,與談人,新浜碼頭藝術空間,高雄。
2016, 6,《港都藝術博覽會》作品導覽,高雄世貿,高雄。
2015, 8/15,《電線走火》展覽座談,加力畫廊,台南。
2015, 3/19,《台南新藝獎創作分享》座談主持人,台南大億麗緻酒店,台南。
2012, 4/29,《文字層 – 圖像層》展覽座談,K’s Art當代藝術空間,台南。
2012, 2/4,《輕薄桿》展覽座談,高雄文化中心,高雄。
2011,12,〈政治藝術的反思〉, 《艾未未缺席展覽論壇》,台北市立美術館,台北。
2011,11,《南台灣國際動態藝術展暨論壇》,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,台南。
2011,7,《論壇你我他:輰談動畫創作》,高雄市立美術館,高雄。
2011,05,〈Tiziano Vecellio與Michelangelo Buonarroti:初探16世紀藝術理論文學中藝術家的「敵對」意涵〉主持人,《論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述與思想研討會》,2011年5月,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,高雄。
2011,05,《賽德克巴萊電影講座》與談人,2011年5月,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,高雄。
榮譽:
2013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13年-2期美術類展覽補助,獲補助展覽名稱:《對位》(counter_point )
2014 台新獎提名(《對位》數位藝術展)
2012 獲2012-2015教育部彈性薪資(年輕優秀人才類)

 

瀏覽數: